探索「鞋底」的世界
大家去鞋店挑鞋子都會先注意什麼呢?是鞋子的樣子、還是功能?再來會是考慮價錢、還是鞋子生產地?撇開這些,今天要來討論的是「鞋底」!你知道「不同鞋底的紋路」有著「不一樣的功能」嗎?不知道沒關係,快跟上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種類吧!
1. 規則圖案
所謂的「四方連續圖形」,也就是規則的連續圖形。比較常見的有:十字交叉、方塊、人字紋等。通常被廣泛的運用於平地場所、需要多方向止滑的運動中,雖然他們防滑效果優異,但相對來說耐磨性就不佳。
2. 線條底
其實一開始的線條紋路是從第一種類提到的「人字紋」衍生出來的,因為線條的交叉方式、粗細的變化等,都可以依照不同的運動屬性進行變化,所以這是一種靈活多變的設計手法。
3. 圓圈
其實圓圈最早是作為一種「連續圖形」出現的,因為圈圈內凹形成的吸盤可以有效的提供抓地力。後來這個圓圈逐漸開始擴散到大家認為重要的部位,例如:競技跑鞋上跑釘的位置,配合進化的斜坡橫紋出現。
基本上圓圈就成為輔助的底紋功能設計的一部份了,再後來,這種圈圈被發現在做「旋轉」時很有用,因為人們發現運動中的快速旋轉一般都有前掌內側區域展開的,所以圈圈出現在了這個位置。而到今日,圓圈被作為一個叫做「扭轉點」的功能,依舊活躍在各類需要「旋轉」的功能鞋中。
買鞋子之前,除了鞋子的「顏值」之外,也可以針對鞋子的功能來挑選適合的鞋底唷!就像健身教練也常提醒:每一種運動都有適合的鞋子,例如重訓時適合穿著擁有較硬橡膠底、鞋跟墊高等特性的鞋子;使用跑步機時則改穿較軟的慢跑鞋…。